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B268)(14)

发布时间:2021-06-08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B268)

第二章 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概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的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潘懋元老师说:“什么是教育质量,能够充分发展个人的才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对社会能充分发挥作用,对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这就是教育质量。”

个人、群体、社会对高等教育都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不应只有一个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在入学条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社会需求等方面与本科、研究生教育不同,因而其质量标准也有所不同。高职教育是否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是否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应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过硬的、优于其他教育层次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这样的质量要求比起传统的单单以知识的掌握来衡量的质量标准有了深刻的变化。

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概念的分析以及高职教育质量观的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体系应建立在发展性、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等标准相互统一的全面质量取向的基础上。早期关于对教育本质的研究,从实质上说,也即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基本质量的研究。

2.1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历程

从某种现实意义上说,对职业教育基本质量的研究即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研究,而每个时代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研究,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的。从现有文献看,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本质专门研究当属解放前姜琦所著《职业教育本质之研究》(载于《教育与职业》,136期)。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职业教育本质研究进入了创新与实践阶段,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才随着学界对教育本质的审视开始进一步深入,进入2000年后,职业教育本质研究出现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史上少有的“争鸣期”,为研究者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供了更多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刘晓等通过研究,依据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认为近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寻觅与探索(1840~1949年)、创新与实践(1949~1977年)、继承与深入(1978~1999年)及争鸣与反思(2000年至今)四个时期。

闫震普主要从研究历程、研究进展、存在的不足、今后的研究趋势四个方面来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有关研究作一回顾与展望。纵观国内理论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历程,从研究所关注的具体对象、内容的嬗变来看已有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这一阶段研究者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质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B268)(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