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临证指要 刘渡舟(17)

发布时间:2021-06-07

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医辨证学的系统和完整。如果只讲脏腑的里证,而不讲经络循行体表之病,则就失掉六经辨证之全面。所以大纲辨证必须与六经辨证结合起来,才不致失于片面之见。

三. 寒热

寒热两纲,为反映六经寒热病情而设。它以疾病的寒热两种情况的客观存在,故做为临床治疗中辨证分型的依据。因此,它把表里'阴阳为病的具体病情概括无遗。

(一) 太阳病的寒热证

1.太阳病寒证:太阳主表,表受邪而有寒热之分,实不可不察。如<伤寒论> 第3条的"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这条以恶寒,体痛,脉紧反映出表受寒邪的特点。故可称为太阳病的表寒证。

2.太阳病热证:有寒必有热,此乃相对而生。然太阳表热证,不外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感受温热之邪气,如(伤寒论)第6条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因为温热之邪尚在太阳未全入里,故叫太阳病表热证。一是内于风寒束表,日久不解,则寒郁化热,而脉由紧变缓,身由疼娈重,无汗而精神烦躁者,也称太阳病表热证。此外,尚有27条的"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也属于太阳病表热证的一种。

(二) 阳明病的寒热证

1.阳明病里寒证:阳明胃肠居里,而以里证为主。然里证有寒热之分:

(伤寒论)第226条说:"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而243条说: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此条论里寒作呕,并提出了治法。

2.阳明里热证:阳明病的里热证,有在上,在中,在下的不同。热在上,郁于膈脘,则心中懊侬,舌上生苔;热在中则渴欲饮水,口干而燥;热在下,则脉浮发热,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

(三) 少阳病的寒热证

1.少阳病寒证:胸胁满闷,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腹中胀,大便溏,脉弦迟。

2.少阳病热证:口苦,咽干,心烦,目眩,脉弦数。

(四)太阴病的寒热证

1.太阴病寒证伤寒论)第277条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2.太阴病热证伤寒论)第278条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五)少阴病的寒热证

1' 少阴病寒证,包括甚广,<伤寒论> 第282条说"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之语,道破了少阴病的寒证。

2.少阴病热证伤寒论)第303条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说明了少阴病热证烦躁的情况。

(六) 厥阴病的寒热证

l.厥阴病寒证伤寒论)第352条说:"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说明了肝有久寒者,表现为下焦积冷,少腹冷痛,或上逆作呕。

2. 厥阴病热证: 乃是感受热邪为病;或阳气被郁,久而化热,或厥阴阳

伤寒论临证指要 刘渡舟(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