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的非常翻译_关于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文(6)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中国比较文学 2009年第2期 (总第75期)
国文艺摘译》(简称《摘译》),主要介绍苏、美、日等国的文艺作品。当然,这本刊物也是属于“内部发行”的。
从以上整理的当时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来看,公开发行的外国文学作品,阿、越、朝等社会主义国家是8种(部),占了第一位,其次是苏联文学,再其次是日本文学。从内部发行的译作数量看,则苏联文学作品占了第一位(24部),其次是日本文学(9种13部),再次是美国文学(5种6部)。从总体上看苏联文学依然占据中国外国文学译介的首位,而在新中国建国后17年间绝少译介的当代日本和美国文学,此时却跃升成为译介的重要对象,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如前所述,所谓的“内部发行”并不始于“文革”。“文革”以前作家出版社和中国戏剧出版社就曾以“内部发行”的形式出版过十数种二战以后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包括荒诞派、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等流派的作品,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由于这些译作的封面都设计成黄色的,所以当时对这些书还有一个俗称——“黄皮书”。只是,如果说在“文革”前以“内部发行”形式出版的一些外国文学翻译作品,除了含有 “供批判用”(这些译作的封面或书名页通常都印有“供批判用”字样)的意思之外,还有一点“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信息或参考”的意思,那么到了“文革”期间,这后一层意思已经完全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供批判用”了。更有甚者,“文革”前“供批判用”的还仅仅是所译作品的本身,而到了“文革”期间,所批判的已经不限于所译的作品,也不限于原作中不合中国时宜和趣味的文学表现手法,而是原作所反映、涉及甚至仅仅是从原作引申出来的社会现实、意识形态等内容了。
二、“文革”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几个特点
1. 文学翻译家被贬为翻译机器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翻译中,翻译家通常都会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他们对翻译何种外国文学作品、不翻译何种外国文学作品,都会有自己的选择。譬如鲁迅,尽管留学日本,精通日语,但他几乎没有翻译过日本的文学作品(除了文论),却翻译了大量的受压迫的弱小民族国家的文学,因为他觉得这些国家的作品翻译过来对中国读者有警示作用。译者的主体性在鲁迅身上显然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甚至是本人不懂外语的林纾,他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也有自己的选择:他比较喜欢哈葛德的作品,尽管哈葛德在英国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二流作家,但林纾喜欢哈氏作品中紧张曲折的情
··28
下一篇:高中数学必修四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