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2)

时间:2025-02-24

讨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论文摘要

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和研究焦点。它是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一般是母语)或技能对获得薪的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影响这一现象。在外语学习中,迁移现象十分广泛。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来自母语的正迁移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对外语学习有阻碍作用。语言迁移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50年代的行为主义和对比分析理论时期,70年代普遍语法和中介语理论时期和80年代后期确立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框架时期。

语言迁移,在我国的特定环境中,指的是学习者的母语一中文在英语学习

中所起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学者认为学习者的中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只起负面作用,因此他们极力主张在外语教学中避免使用母语,使其负面影晌降到最低。由此,“双语教学”和“沉浸式”教学模式在很多教育机构中被提倡和实践,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最真实,最优化的语言环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由于英语作为外语(EFL)和英语作为二语(ESL)在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英语教学资源的配置现状,这些教学模式往往不能产生另人满意的效果。

不难发现,关于教学方法的争议焦点其实是母语在夕卜语学习中作用的争议。尽管很多外语教学专家认为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大于正迁移作用,但是本文作者认为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句法和语篇的构成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因此可以猜想中文的积极作用还未得到科学地研究和认识。其次,认知心理学理论揭示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也证明了语言学习者运用自己的母语知识学习目标语完全是一种必然合理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再次,教师适度利用母语进行英语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适量有效的英语输入,降低学习者的心理焦虑感,更有效的控制课堂。

本文在前人对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多方面、具体、详细地描述中英文两种语言在发音。拼写,词义,语法,语篇和思维模式等层面的相似之处,从中国现实语言环境的特点出发,采用文献研究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中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的被一般人忽视的积极作用,旨在给语言学习者和

教学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语言迁移母语正迁移积极作用认知策略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