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人教版)(16)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的地方。特别是24加9.9是整数加小数,也应该把小数点对齐着算。7.5
6减4.56的差的小数部分是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差应该怎样化简?差是
多少。
做“练一练”第2题时,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
分别改正,并交流。
2.应组织用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央视两名青年
歌手的综合成绩进行比较(
相关数据的对比),看谁的表现较好!”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引导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并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地整理与
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认识。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
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预设,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七、折线统计图
课程改革,让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强烈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统计
与概率既是生活内容,也是数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西师版课标教材小
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统计知识――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统计表后出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的知识。这后还会认识更多形式和种类的统计图,如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
图等。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既是旧知的迁移与发展,也是以后学习的认知桥梁。
单元内有4个例题,前两例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特征,后两例引导学生学会画
图。而本课学习例1、例2。例1以回顾旧知为起点,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初
步认识。例2则重在会看条形统计图,会简单的分析统计数据并填写相应的统计
表。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1的素材与例2有机整
合,完成整课的教学――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
在第一学段中,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数据的能力。
而通过长期地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训练,我班的孩子,不但基础扎实而且思维
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把握。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
上一篇: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复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