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人教版)(16)

时间:2025-04-20

的地方。特别是24加9.9是整数加小数,也应该把小数点对齐着算。7.5

6减4.56的差的小数部分是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差应该怎样化简?差是

多少。

做“练一练”第2题时,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

分别改正,并交流。

2.应组织用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央视两名青年

歌手的综合成绩进行比较(

相关数据的对比),看谁的表现较好!”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引导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并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地整理与

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认识。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

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预设,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七、折线统计图

课程改革,让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强烈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统计

与概率既是生活内容,也是数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西师版课标教材小

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统计知识――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统计表后出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的知识。这后还会认识更多形式和种类的统计图,如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

图等。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既是旧知的迁移与发展,也是以后学习的认知桥梁。

单元内有4个例题,前两例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特征,后两例引导学生学会画

图。而本课学习例1、例2。例1以回顾旧知为起点,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初

步认识。例2则重在会看条形统计图,会简单的分析统计数据并填写相应的统计

表。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1的素材与例2有机整

合,完成整课的教学――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

在第一学段中,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数据的能力。

而通过长期地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训练,我班的孩子,不但基础扎实而且思维

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把握。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人教版)(1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