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人教版)(1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四、
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
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然后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相关
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2、再让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讨论交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时相
机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
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
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1.在教学例1的第(1)问小数加法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尝试用竖式计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各自是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式?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选取不同的算法板演,让全班交流讨论,重
点讨论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列式计算。最终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
也要数位对齐,而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2.在教学例1的第(2)问小数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
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
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设计理念:数学活动中,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
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例题教学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讨
论、判断、分析等方法进行列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
3、“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计算后说说自己的做法,然后把计算结果化
简,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使学生知道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
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进行化简。
4.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先在小组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小数加减法
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设计理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
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做了什么(列
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
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
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
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小
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
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基础性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做“练一练”第1题可以直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
上一篇: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复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