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优化概念教学 促进有效学习
——提升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萧山三中 周黎祥
摘要:概念的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经历概念形成过程,突出概念本质,丰富概念外延是当前新课程下概念教学的根本要求,这样的概念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本文结合案例,反思当前概念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创设情境,感知概念”、“自主探索,生成概念”、“步步为营,理解概念”、“螺旋上升,内化概念”、“返璞归真,升华概念”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一个普通教师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并期以抛砖引玉,唤起更多的教师能聚焦概念教学,探索概念教学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数学概念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地位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各种数学方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都必须运用数学概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匡继昌认为:“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掌握各种法则、定理、公式,从而也就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论证。”因此,数学的教学首先是概念的教学。在高中阶段数学的概念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前不曾接触过的,完全陌生的概念,如:集合,数列,向量,导数的概念等等;另一类是已经有所接触或是似曾相识,是由原有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如:数的概念,角的概念,函数的概念,指数的概念,曲线的切线概念等等。第二类情况我们称之为概念的发展。在中学数学中,许多重要概念将逐步发展与深化。例如“函数”概念,初中学生只能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每一个确定的值,在y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则说y是x的函数”之类的直观理解,而高中学生就可以用集合的语言,从映射的观点出发来理解,大学生则可以用“关系语言”来理解它。所以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牢固掌握概念,灵活运用概念,即达到理解、巩固、系统、会用的目的,因此,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2、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教师往往用例题教学替代概念的概括过程,认为“应用概念的过程就是理解概念的过程”。殊不知没有概括过程必然导致概念理解的先天不足,没有理解的应用是盲目的应用。数学素养差的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
上一篇:2021财务管理实训报告总结
下一篇:策划宣传册方案(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