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7)

时间:2025-07-09

1-2-1以教养方式因素划分:

“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向度(西蒙兹,P127)

“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向度(施艾弗,P128)

“以接受—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向度(马丁与麦考伯,P129)

1-2-2 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

专制型、溺爱性、放任型、民主型(鲍尔特温)

(母亲性格)“细致的干预”型、“垂直的亲爱”型、“情动型”(森重敏)

1-2-3 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

1-2-4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交互组成四种类型

民主权威型:中等程度的关爱与限制;态度温和;接纳孩子合理意见;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

和方式进行沟通;平等、尊重、鼓励独立与树立个人特质。

绝对权威型:很少关爱,最大限制;控制与服从;不尊重孩子的看法;要求过高,态度粗暴。 娇惯溺爱型:较多关爱,较少限制;具有过度保护倾向;以幼儿为中心,无原则宠爱,处处袒

护、事事包办。

忽视冷漠型:很少关爱,放纵孩子;缺乏交流,不予关注。

2.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2-1民主权威型的影响:儿童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等性格

2-2绝对权威型的影响:儿童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强、反抗性强、情绪不稳定

2-3娇惯溺爱型的影响:儿童幼稚、神经质、依赖性强

2-4忽视冷漠型的影响:儿童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社会性和创造性强

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3-1家长本身特点

3-1-1夫妻关系的影响

3-1-2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

父母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用溺爱型、否定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教育方式

3-2孩子本身的特点

3-2-1孩子性格中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孩子的自我态度——自信或自卑

3-2-2影响最突出的第二方面是孩子的情绪特征

3-3孩子的年龄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类别

概念: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

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与技巧。

类别:

1-1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

重点了解儿童精神需要:安全感需要、交往需要、被信任的需要、创造探索的需要、成功的需要。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活动中、在劳动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孩子的需要。

1-2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

1-2-1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势、

1-2-2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社会认知水平:故事难题法

社会情感水平:投射测验法;移情测验法

社会行为水平:自然测验法、情景测验法、等级评定法

1-2-3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

表达真诚、表达希望、表达失望、表达异议

1-2-4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