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13)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4-5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与提供
4-6指导形式的选择与发展
选择情况
影响选择的因素
指导形式的推广与发展
5.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
5-1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
家长的投入情况:参与率、认真程度、主动性、主体作用发挥
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是否变化: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育能力
家长家庭教育行为是否改善:创设环境的行为、主动教育行为、被动教育行为
5-2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研究
研究课题、研究基地、培训工作与研讨活动
名词解释
情报研究: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
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种因
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
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
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的一种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
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
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
定的联系模式。
家庭关系:所谓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
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
家庭教育概念: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
程,家庭教育的这种教育和影响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
女的教育和影响占主要地位。
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
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家
人进行共同的学习分享与活动。
亲子关系: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关系。
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它规定着家长对
子女教育的态度和行为。
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主要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
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儿童的特质和能力以及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基于对儿童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儿童教育养育的理解及家长角色
与职能的看法,它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其方
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