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4)

时间:2025-07-09

3.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

3-1家庭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条件

A家庭成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B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保持高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C塑造新的生活形态

3-2学习型家庭

3-2-1概念: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

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家人

进行共同的学习分享与活动。

3-2-2表现特征: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

习环境和文化投入;能正确评价学习成果。

第四章 家长与子女

1.父母职责

1-1-1

1-1-2

简答题:

A.家长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不同导致其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差异。

B.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的知识面比较广,常用说理的方式教育儿童。

C.父母性格对子女最具影响力,无形中会影响孩子的社会角色。

D.父母成长经历影响儿童的社会角色。

1-1-3父母的作用:健康成长(身心);第一任教师(直接模仿的对象);心理学、脑科学证明婴幼儿时代是感受母爱最关键的时期。导致落后的原因是“缺乏母爱”。

简答题:

为什么说父母是第一任教师?

A.家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决定其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B.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父母行为在孩子眼中都是对的,因此,父母的人格、道德

修养等成了孩子的认知标准。

C.模仿是幼儿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

D.幼儿的可塑性很大,父母对孩子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1-1-41-1-5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

传统角色分工:父亲赚钱供养家人,母亲在家养育子女、操持家务。

父亲的教养作用:

传统形象与作用:严格、权威、不苟言笑(父爱如山);为孩子制订目标,把握方向;培养孩子

责任意识,立足生活的本领,面对现实生活的坚强信念。

现代观念:重视子女自主行为;提高子女成熟的行为;理解子女,用相应教育方式促进孩子改

恶扬善,引向成功。父亲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能培养男孩阳

刚之气。父亲能给孩子带来稳定、安全的心理感受,增强孩子的兴趣与自信。

母亲的教养作用:

现代观念: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智力发

展,以了解孩子为基础管教孩子。

2.祖辈的职责

2-1祖辈家长的定义:指比父母亲长一辈的家长,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2-2祖辈家长家庭类型:隔代家庭、主干家庭、监护人家庭、留守家庭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