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习题答案(5)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将各量代入(3)式,得:
dnn
2
N
3AAg
(
14
)(
2
zeMv
22
)
2
d sin
4
2
由此,得:Z=47
1.8 设想铅(Z=82)原子的正电荷不是集中在很小的核上,而是均匀分布在半径约为10 10米的球形原子内,如果有能量为106电子伏特的 粒子射向这样一个“原子”,试通过计算论证这样的 粒子不可能被具有上述设想结构的原子产生散射角大于900的散射。这个结论与卢瑟福实验结果差的很远,这说明原子的汤姆逊模型是不能成立的(原子中电子的影响可以忽略)。
解:设 粒子和铅原子对心碰撞,则 粒子到达原子边界而不进入原子内部时的能量有下式决定:
12Mv
2
2Ze
2
/4 0R 3.78 10
16
焦耳 2.36 10电子伏特
3
由此可见,具有106电子伏特能量的 粒子能够很容易的穿过铅原子球。 粒子在到达原子表面和原子内部时,所受原子中正电荷的排斥力不同,它们分别为:F 2Ze2/4 0R2和F 2Ze2r/4 0R3。可见,原子表面处 粒子所受的斥力最大,越靠近原子的中心 粒子所受的斥力越小,而且瞄准距离越小,使 粒子发生散射最强的垂直入射方向的分力越小。我们考虑粒子散射最强的情形。设 粒子擦原
22
子表面而过。此时受力为F 2Ze/4 0R。可以认为 粒子只在原子大小的范围内受到原子中正电
荷的作用,即作用距离为原子的直径D。并且在作用范围D之内,力的方向始终与入射方向垂直,大小不变。这是一种受力最大的情形。
根据上述分析,力的作用时间为t=D/v, 粒子的动能为
t D/v D
M/2K
t
12
Mv
2
K,因此,v 2K/M,所以,
根据动量定理: Fdt p p Mv 0
而 Fdt 2Ze/4 0R
t
22
t
dt 2Zet/4 0R
22
22
所以有:2Zet/4 0R Mv
22
由此可得:v 2Zet/4 0RM
粒子所受的平行于入射方向的合力近似为0,入射方向上速度不变。据此,有:
tg
v v
2Zet/4 0RMv 2ZeD/4 0RMv
3
2
2
2
2
2
2.4 10
这时 很小,因此tg 2.4 10
3
弧度,大约是
8.2。
‘
这就是说,按题中假设,能量为1兆电子伏特的 粒子被铅原子散射,不可能产生散射角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