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3)

发布时间:2021-06-05

新课改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

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新课标下,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平等的合作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学生平等的相

互学习,而不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

这样,才有可能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生也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思想自由,他们也更有兴趣参加到学习

和探究中来。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听了一个留美教育学博士的讲座,他谈到美国的学校没有高于地面一

尺的讲台,没有一排排整齐的座位,学生课堂上可以随意走动,甚至教室的角落还摆满了学生喜欢吃的零

食,老师坐在学生中间,一起有说有笑,共同探讨交流等等,当讲完后,我不禁惊叹“这样的课堂不全乱

套,如何开展教学”。现在想来,他们这种做法,正是倡导自由,平等的理念,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

下更有利于思想的驰骋。

例如在合作学习:“姓氏的起源和分布”中,我把一个班学生按姓氏分成若干组,然后各小组课后查找

资料,最后开一个姓氏的研讨会,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这次活动中,我把自己分到和我同姓的学生

一组,和他们共同找资料,然后共同起草发言稿,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都很高,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说实

在我都不知道自己姓氏的来源。其实老师并不是权威,他在很多方面也是一个无知者,通过合作学习,不

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增长自己的知识,一举两得。

三、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标下,教师应该由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和课程是是

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设置之外,教师的任务知识教学,按照参考资料、考试要求去教;课程游离与

教材之外 ,教学的内容也是专家和教育部门编写的,教师仅仅是一个搬运工。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

学的教学新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因此教师必须在课程改

革中发挥主体作用,尤其是校本课程中,教师现不应该仅仅是被动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一个课程的开发

者和建设者,使校本课程更加实用化、本土化。

例如在讲到近代民主革命的时候,我就根据我们的江门的实际情况,要求同学们写一个江门近代著名

人物简介,但是我没有提到具体提到哪些人,他们能自己获取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交上来的答案令我

非常满意。例如近代梁启超、陈少白、陈铁军、周文雍夫妇等等。这样开发一些新的课题,使学生知识面

更宽,更丰富。这个学期我还打算进行一个课题的开发,《江门开埠以来商业的变迁》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

(江门在《烟台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四、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标下,教师要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从事教育科研,由“教书先生”向“研究型、学者型”

教师转换。这就意味着教学过程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

践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不断研究适合学生的各种教学方法。不能再搞粗放型教

学,要向教学研究要效率,同时教学研究也是教师提高自我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让教师针对教学的具

体情问题,运用教学基本原理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使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教学和科研相长。新课标强

调参与性、探究性,如果教师都不主动那么学生又如何带动起来,行动起来呢?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

教学的研究者,这样才可能真正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提倡学生探究性学习,这对学生的独立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这样新的形式下,我们教师如果不加强研究能力的培养,又如何带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呢?我们的研究,

不要仅停留在历史问题的层面,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的研究,教学方法和方式的研究等等,使研究真正为教

学服务。

五、教学的反思者。

新课标下,教师要是一个善于反思者,不断发现新问题,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和思想,在反思中不断进

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观点,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育实

践中经验、信息、知识以及自身优势劣势的分析。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评

论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他们相互沟通的桥梁。只有经常反思,才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

点,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改进,这样教师就能更快的成长起来,所以有人说“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