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的措施(7)

时间:2025-07-10

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

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量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政府提出的9条措施全部为财政和行政手段,包括:大力发展生产、严格控制粮食出口、健全储备体系和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等。

  姜超认为,政府的意图很明显,是在控制通胀预期,防止进一步恶化。比如措施中有健全储备体系、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贴等,比较积极。

  但他同时表示,措施效力不会马上释放:“从中可看出,政府最担心的是基础性的粮食上涨。而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未来5年内才会见效”。

  部分学者认同9项措施部分确为治本之策,非一朝一夕之功,效果如何,尚难预料。

  一位学者对《上海国资》表态,没有立竿见影的良方,现在讨论,亦无太大意义。

  但多数学者对政府关注民生政策仍给予了极大的期待。

  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首席经济学家梁优彩认为,一可以稳定通胀预期,比如物价上涨给中低收入家庭带来的危害最大,政府有能力给予财政补贴,国外亦有类似做法;最重要的是可以稳定消费。比如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口粮本已供给不足,目前却大量转化为工业生产用。“在目前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此项措施很关键。”

  他认为政府动用粮食库存提高供给是目前必须的。“这能促使食品供求平衡,避免通货膨胀集中爆发的可能。”

  王小广亦持乐观态度,9项措施都是对症下药的。他的分析是,目前唯一的压力是成本因素。但他相信部分农产品(19.26,-0.44,-2.23%)供求失衡问题逐渐减轻,上涨的持续性不强。国务院对当前结构性的物价上涨采取的是结构性的办法。如增加农产品供给,减少出口,增加低收入者补贴、整顿市场秩序,打击囤积,控制公共服务收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都相当合理。

  他进一步阐释说,目前对出口的遏制工作正在着手,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也已经启动。王小广因此对今年物价形势表示乐观,他认为尽管效力现在还没有显现,但自第二季度起CPI指数应会有所回落,下半年会有明显的下降。

  事实上,经济学家们比较统一地认为最为有
效的治本之策是控制投资和启动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不过,因这两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各地政府刚完成换届,提出控制投资无异纸上谈兵,所以,9项措施对投资干脆未予涉及,而启动消费关系到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任重而道远。

  在此情形下,国务院9项控制物价措施成为目前

物价上涨的措施(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