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数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6)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数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供师范生学习
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知识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的 ,其思维或品质对个人来说是新的 ,而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 ,所以将这种活动称为类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 :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 ,它潜在地分布于整个人口中间。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也说 :事实上 ,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 ,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摒弃“创造是天才们的专利”的陈腐观念 ,树立起“人人能创造”的现代意识。 审视我国学生的创造性现状 ,情况令人担忧。 杨振宁教授 1995来国内讲学时 ,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国外 ,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 ,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是中国留学生胆小 ,老师没有讲过的不敢想 ,老师没有做过的不敢做。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 朱棣文教授说 :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 ,但是他有创新及冒险精神 ,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成就。创新精神强、天资差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有调查资料表明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中 ,95%以上的人长期不能或不会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学生创造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 :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总是沿袭知识型教育模式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种模式中 ,知识、技能是学生惟一的追求 ,智能被忽略 ,创造性被扼杀。
当然 ,我国也有一些优秀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了成效。下面介绍的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若干成功经验。
(1) 培养归纳、类比能力 ,鼓励大胆猜想
( 2)一题多解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就是对熟悉的事物 ,能够采用新的方法或从新的角度加以研究 ,从而在相同或相似之中看出不同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虽是传统方法 ,但确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好方法。
( 3)鼓励质疑提问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传统的数学教学照本宣科多 ,注人式讲授多 ,批判质疑少 ,讨论研究少 ,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抑制创造能力的培养。
4)重视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直觉思维是指人们不受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一样 ,都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方联想 ,学会从整体考察问题 ,注意挖掘问题的内部的本质联系,借助对称、和谐等数学美感,养成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等途径加以培养。
( 5)引人数学开放题
上一篇:内容七 自动变速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