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数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4)

时间:2025-04-20

数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供师范生学习

数学概念同化的学习过程一般是直接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通过对数学概念的分类和比较,建立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数学概念的联系 ,明确新的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通过实例的辨认 ,将新数学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数学概念相区别 ,将新的数学概念纳入到相应的数学概念系统中 ,从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4.简述“好”的数学问题的基本特点。

答:数学问题是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理论或方法,经过积极的探索、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应 满足下述三个特性 : ⑴ 接受性:学生愿意接受这个问题,并且具有解决它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这里,各人对问题的接受是有着各自的状况的,包括内部的动因和外部的动因,也可能仅仅产生于经受解答问题的欢乐愿望。 ⑵ 障碍性;学生不能直接看出它的解法和答案,而必须经过思考才能解决,也许最初解答尝试没有结果。 ⑶探究性:学生不能按照现成的公式或常规的套路去解,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找新的处理方法。

5.简述当前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答: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关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其中,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因而,进行数学教学评价,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教学的过程。 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促使中学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①评价目标的多元性 在数学教学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新理念提出多元

2012年数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