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数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1)
时间:2025-05-06
时间:2025-05-06
数学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供师范生学习
5.试运用数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反思教育实习中教学实践。
试给出教育实习中成功运用数学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一个例子(或反例)
6.教育实习中你遇到了学生数学语言学习产生的困难吗?是语言的理解问题还是言语产出的问题?(给出实例!)帮学生克服这类困难有何措施(教学策略)?
第四部分 考试样题副本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0分,每个4分)
1. 数学课程
答:数学课程是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所谓“课”是指授业,“程”有进程的含义,按照这种解释,可以把数学课程理解为:数学学科的授业和进程。数学课程始终是遵循:第一,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确定明确的课程目标;第二,依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第三,按照某种方式将内容组织起来,形成数学学科的体系。它揭示了数学课程的基本含义。
2. 数学教学
答: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育的情境中,以数学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数
学概念、法则、定理、公式,形成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技能和思想品质的过程。
3. 数学能力
答:数学能力根据数学活动的不同情形分为两种 ,一种是数学学习能力,一种数学研究能力。数学学习能力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理解数学知识内容,顺利地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的能力。数学学习能力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用以保证顺利地完成数学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数学研究能力是在数学研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是具有创造性的能力。数学能力是理解数学的 (以及类似的 )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本质的能力;是学会它们 ,在记忆中保持和再现它们的能力;是把它们同其他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结合起来的能力;也是在解数学的 (或类似的 )课题时运用它们的能力。”
4. 探究学习
答: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
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
二、简述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影响数学课程设置的因素。
上一篇:内容七 自动变速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