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三》作业(下)及答案(7)

发布时间:2021-06-07

两篇用诙谐的笔调描绘出了封建科场美丑倒置的世界。《叶生》篇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伤害及由此而引起的人格畸变。三是讴歌了男女情事,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如《青凤》、《连香》、《瑞云》等篇。四是在故事的叙述中,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文化、伦理的反思。

2、简述《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叙事特征。

答:第一,继承了魏晋志怪小说虚幻的题材特征,同时改变了其创作目的和叙事特点。魏晋志怪小说是“巫”文化发展的产物,在万物皆有灵观念下,人们不仅相信鬼神存在,而且通过对鬼、神的表现,在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给人们形成威慑。从表现手段来看,他们的叙事只是“略陈梗概。”《聊斋志异》在创作过程中,继承了其对虚幻性、超现实性题材的表现特点,同时改变了其创作目的和叙事特点。作者创作的目的是借鬼、神之事的演绎,委曲地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憧憬。同时也突破了魏晋志怪“略陈梗概”的叙事特点,注意叙述的委曲详尽。第二,继承了唐传奇委曲详尽的叙述手法,又增强了作品的抒情表意性。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部分篇目中,都一般注意了故事情节的委曲详尽,如《王桂庵》、《西湖主》等篇;与此同时,作者创作作品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关照和反思,所以,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讲究情节的委曲详尽,其中一部分作品也不注重描写故事情节,而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和表达作者某种观念,如《书痴》、《绿衣女》篇。

3、《聊斋志异》叙事过程中的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品在叙述过程中,采用了一些诗句或化用前人诗句的意境,从而增加了该部小说诗化的倾向:如《公孙九娘》篇通过两首诗,并且表现了九娘凄惨的身世,而且创造了该篇悲剧的气氛;《白秋练》篇自始自终以诗歌吟诵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从而使该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特点。《宦娘》将爱情的发生与进行建立在“琴瑟友之”的《关雎》诗意上,《黄英》篇将故事的发生建立在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反用上。二是作品在叙述过程中,许多情节、人物的塑造是意象化的,是作者人生理念的投射。《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并不只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抒情表意,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一些情节和人物表现的不是世俗的人生相,而是超俗的、理想化的,是作者某一人生观念的演绎,如其中的《翩翩》、《书痴》篇。三是作品在叙述过程中,吸收了诗歌创作含蓄蕴籍的审美特点,留不尽之意于语言表述之外,从而增加了该部作品的审美余韵。 如《公孙九娘》篇结尾,表面上的矛盾,增加了该部作品的悲剧意味。

四、论述题(每个20分)

1、《聊斋志异》的社会批判主题。

答:首先,该书不少作品直接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如在《促织》篇中,作者叙述了明代宣德年间,皇宫中崇尚促织之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善斗的蟋蟀。地方上的各级官吏为了讨好上司,邀功进赏,便以此为借口,强向民间征收,每责一头,就使数家倾家荡产。成名便是众多受迫害家庭的一位。成名而子不小心弄死蟋蟀后,因惧怕而投井死亡。死后化作一只蟋蟀,它不但英勇善斗,且能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皇上龙言大悦,不仅各级官吏均受赏赐,成名家也得以不到数年,就有田产百顷,楼阁万间,牛羊各以千记。在该篇结尾,蒲松龄发感叹说:“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其次,对官场上贿赂的公行,官吏的暴虐、人民的有怨莫伸,《聊斋志异》也给予了多方面的揭露。如在《公孙夏》篇中记叙了只要交五千缗钱,就可以买到城隍官的位子。《僧术》篇也通过对冥贿故事的描写,对封建社会的捐纳制度给予了讽刺,在该篇末尾,作者写到:“岂冥中亦开捐纳之科耶?十千而得一第,直亦廉矣。然一千准贡,犹昂贵耳。明经不第,何值一钱!”《梦狼》篇更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封建社会官府如狼的本性。在该篇结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三》作业(下)及答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