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三》作业(下)及答案(13)

发布时间:2021-06-07

构中,每一个情节都关联着其他的情节,这就是所谓的“一击空谷,八方皆应”的创作技巧,从而广泛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原貌。

四、论述题(每个20分)

1、《红楼梦》“苍天无可补”的人生悲剧体验。

答:《红楼梦》第三回用后人的《西江月》词评论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了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脂砚斋评其:“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古近所有之小说传奇中,也未见这样的文字”。简言之,贾宝玉这一人物主要呈现出以下性格特征:一是厌恶八股文,对于科举考试,深恶痛绝,厌恶别人对他进行仕途经济、读书明理之类的道德说教,喜爱杂学旁收。二是“重情不重礼”,即对代表儒家正统文化的男人士大夫和伦常规范,始终怀有天然的叛逆心理。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三是对封建社会所倡导的“文死谏、武死战”的道德标准,持以批判。四是“有情极之毒”,即当他所持有的“情”难以与社会上盛行的“礼”对抗时,他便弃绝尘寰,顿入空门。宝玉的这些形象特征,既使他难以和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脱离干系,也找不出对“情”维护的有效手段,因而不管是对社会、家庭,还是个人,都呈现出“无材可去补苍天”的人生苍凉体验。

2、分析《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悲剧。

答:描写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既是《红楼梦》一书的重要情节内容,也是贯穿《红楼梦》一书的情节主线。《红楼梦》“终身误”歌词唱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从这些歌词内容可以看出,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是以木石前盟为标记,他们虽然相爱,但最终不能结为夫妻;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婚姻是以金玉良姻为标记,他们虽然结为夫妻,但没有爱情。因而,它们都是一种悲剧的存在,对它们进行悼念,便是该书的悲剧主题之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首先有前世的浇灌之恩做基础。在神瑛侍者的浇灌之下,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为了报答此恩,绛珠草随神瑛侍者一起下凡历劫,她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所有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在现世生活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对贾宝玉的爱情,既执着专一,又强烈排他,因而便导致了她与贾宝玉一系列误会的产生,同时也造成了她尖酸刻薄的性格特征。经过一系列的误会,他们之间终于建立了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以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知己之爱为基础,他们之间的吸引不是以郎才女貌为基础,而是以相同的志趣、爱好为基础。首先,在艺术追求上,他们喜欢创作诗辞歌赋,相互倾慕诗才;其次,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他们二人都持以背叛的行为。林黛玉不仅尖酸刻薄,不习“女工”,而且从不劝贾宝玉仕途经济的话。但这一份爱情,在现实社会却是难以实现的。为了这一份在人世间不能实现的爱情,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泪尽而逝”。贾宝玉也“悬崖撒手”,出家为僧。薛宝钗是封建社会标准的“德貌工言俱全”的女子形象,既才艺双全,又严格守礼,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教训林黛玉“你我只该做些针 纺绩的事 最怕看了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既规劝贾宝玉“仕途经济”,又将自己对贾宝玉的真实感情掩藏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既会对上逢迎,又会对下安抚。她的家庭出身,她的品格才能,都很符合封建家长的要求。所以在贾府日益衰败的情况下,贾、薛两家希望贾宝玉和薛宝钗能结合成“金玉良姻”,既以贵护富,又以富补贵。他们虽然结为夫妻,但没有爱情,所以在宝玉“悬崖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三》作业(下)及答案(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