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戊型肝炎(17)

时间:2025-04-20

研究生论文

成熟蛋白(gpORF2)(Zafrullah M et al.,1999)。Jamee等(1996)等用猴肾细胞表达ORF2发现,p ORF2同时存在于细胞表面和细胞浆中。在细胞表面,p ORF2聚集于某些局部区域,p ORF2可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同源二聚体,提示p ORF2蛋白亚单位可能相互作用组装成高级结构形式。Robinson等(1998)在昆虫细胞中表达p ORF2,获得30KD~100 KD不等的多种蛋白产物,其中表达量较高的蛋白分别是72 KD、63 KD、56KD和53 KD 。其中p ORF2 53 KD可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是T=1的二十面体对称(Xing L,1999)。对其进行研究在HEV诊断和疫苗研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p ORF2上抗原表位数量多,结构复杂,除N端25~38aa外,大多数分布在C端2/3部分。1992年Kaur(1992)定位了p ORF2 25~38,341~354,517~530aa ,3个抗原活性区,Khudyakov等1993年定位了319~340,422~437,631~648,641~660aa,4个抗原活性区,1994年又发现在390~470aa和546~580aa上还有两个抗原决定簇区段,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在394~470aa之间至少含有5个不同免疫活性的抗原表位(Khudyakov YuE et al., 1993; Khudyakov YuE et al.,1994)。Li等(Li F et al.,2000; Li F et al.,1997)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不同区段的GST-ORF2融合蛋白,发现GST-ORF2.1(394~660aa)内存在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构象表位,GST-ORF2.3(1~110aa)代表的构象表位与急性期血清IgG和IgM有关。ORF2全长编码的GST-ORF2蛋白只与急性期血清反应而无恢复期血清的反应性。Purdy等(1993)在研究大肠杆菌表达的HEV-trpE融合蛋白C2(24~660aa)时,也指出ORF2蛋白C端2/3的部分其抗原表位与高级结构有关。

(3) ORF3编码蛋白(p ORF3)

ORF3编码产物为磷酸化蛋白,分子量大小为14KD,其N端含有两个疏水结构域,16~32aa,定位在核骨架和和7~62aa,p ORF3通过第一疏水区与细胞骨架结合(Zafrullah M et al., 1997)膜支架部位;磷酸化修饰位点位于相对保守的第80位Ser残基上。其主要功能不明。

Tyagi等利用荧光共定位技术,酵母双杂交实验,免疫沉淀实验和无细胞系体外转录-翻译技术证实,ORF3和ORF2可以相互作用,并且ORF3(57~81aa)的26个氨基酸和第80位Ser残基的磷酸化是必须的。ORF3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和ORF2的相互作用提示在病毒结构组装中有很好的调节作用(Tyagi S et al., 2002)。

p ORF3含有多种蛋白激酶的识别序列,体外磷酸化实验表明,p ORF3可被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进一步研究显示p ORF3是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端激酶等MAPK超家族的底物,提示其在HEV感染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作用。

ORF3编码的蛋白主要参与产生急性期血清HEV IgG。李凡,庄辉等用大肠杆菌表达ORF3全长蛋白,发现其对急性期血清呈强阳性反应,但随着病程的延长阳性率下降(Li F et al., 1994)。如果利用不同型ORF3作诊断试剂,不但可以准确检查出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而且对诊断急性戊型肝炎有意义。 1.3.2.3基因型

有关HEV的基因分型,目前是根据HEV各分离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的大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将世界上已有的HEV分为4个基因型(Schlauder GG et al., 2001):

(1)基因型Ⅰ,以缅甸株为代表,包括中国的新疆株、缅甸株、巴基斯坦株、吉尔吉斯坦

猪戊型肝炎(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