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戊型肝炎(13)

时间:2025-04-20

研究生论文

国对6名戊型肝炎病人发病前后共计60份系列粪便标本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发现于发病前1~4天粪便中戊型肝炎病毒检出率为100%(3/3),发病后1~3、4~6、7~9、10~12天分别为70%(7/10)、40%(4/10)、25%(2/8)、14%(1/7),于发病后2周末再检出戊型肝炎病毒,说明戊型肝炎病人于潜伏期和急性期初传染性最强。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一般较轻,多数患者于发病6周内所有症状消失,ALT恢复正常,不发展成慢性肝炎,也无慢性携带状态。

一些灵长类动物,如狨猴、食蟹猴、猕猴、非洲绿猴、短尾猴和黑猩猩等虽可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1.2.2.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经水传播。至今国内外报道的绝大多数戊型肝炎流行为水型流行,主要由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

表1显示1955~1956年印度新德里及1986~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的特点比较。

表1:印度新德里和我国新疆戊型肝炎流行的特征比较

特征

流行时间(年、月)

总病例数 总罹患率(%) 15~39岁组罹患率(%) 14岁及以下组罹患率(%) 40岁及以上组罹患率(%)

孕妇病死率(%) 一户一例户比例(%)

潜伏期(天) 黄疸型与无黄疸型比例

印度新德里流行 1955年12月~1956年1月

97000(29300)

1.63 2.9 1.2 0.09 10.1 86.3 22~60(平均40)

1:2.3

中国新疆流行 1986年9月~1988年4月

119280 2.96 5.24 0.87 0.54 13.46 78.1 19~75(平均42)

无资料

戊型肝炎病毒也可经食物传播。我国曾报道4起戊型肝炎食物型爆发,其中2次与聚餐有关,推测是由于食物被处于戊型肝炎潜伏期的炊事员粪便污染所致。英国和美国报道,一些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与食贝壳类水产品有关。

戊型肝炎病毒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日本、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难民营里曾报道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引起戊型肝炎爆发。即使在水型流行时,也有一部分病例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暴露于戊型肝炎病人的家庭接触者,其两代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提示本病存在家庭内传播。

戊型肝炎病毒输入型传播也有报道。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报道了由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输入性传播戊型肝炎病毒的病例。1986~1988年新疆南部地区发生戊型肝炎流行,乌鲁木齐市曾发生100余例急性戊型肝炎,多数病人于发病前2个月曾去过新疆南部地区出差或探亲。

猪戊型肝炎(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