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6)
时间:2025-05-04
时间:2025-05-04
三、重点任务
(一)突出引进培养各类急需紧缺人才。
围绕示范区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重点,力争5年之内,面向海内外引进和培养100个创新创业团队、— 6 —
1000名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
1.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111”人才聚集工程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要求,确定不同城市、不同地区重点培养和引进人才的专业领域。根据产业和项目需求,优先整体引进创新创业团队。依托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多渠道、多形式、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领军人才。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依托示范区开放度高、承接能力强的特点,大力引进外国智力。以服务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现代化农业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重点引智项目,并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引智创新能力,培育引智示范基地。积极实施高端外国专家工程。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开展“引智促振兴—外国专家江淮行”等系列专题引智服务活动。
2.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重点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工程和重点基地,推广以企业为主体、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大力开发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开辟和拓展境外培训渠道,建立境外培训基地。支持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出国(境)培训,积极实施领军人才“走出去”战略。
3.加大急需紧缺人才扶持力度。对引进、培养的急需紧缺人才, — 7 —
下一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