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及(6)

时间:2025-07-13

1、

。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

动关系

2、 高度的稳定性;4)基本原则有高度的权威性。 3、 劳动法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关系、劳动标准、社会保险、就业、培训、劳动监督检查。

4、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3条) :

1) 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考点1:《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考点2: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中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

考点3:劳动权包括:1)平等的劳动就业权、2)自由择业权、3)劳动报酬权、4)休息休假权、5)

劳动保护权、6)职业培训权。 考点4: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考点5:劳动者对劳动的需要:1)通过劳动,劳动者获得发展;2)对劳动产品的需要。 考点6: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劳动权保障体现为:1)基本保护、2)全面保护、3)优先保护。

考点7: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1)人身权益、2)财产权益、3)法定权益、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考点1:具体内容为:1)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有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2)有就劳动关系事务和生产经营事务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3)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

劳动条件不能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单方决定,一般劳动条件的决定,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4)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

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共同参与决定或听取工会和

企业家协会的意见。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应当贯彻三方原则;6)在劳动关系领域的

其它方面,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咨询权。

3) 物质帮助权原则:物质帮助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劳动者而言,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社会 保险作为一种强制性规范,决定了社会保险的当事人不得自行确定是否参加保险以及选择

保险项目。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就是它的强制性。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还具有以下特征: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

5、 劳动法律的渊源: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6、 劳动法律渊源的7地方性劳动法规、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正式解释。 7、 考1:劳动法律是劳动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考2:主要内容分为:劳动关系与劳动标准法。考3:劳

动标准通常为最低标准,具有单方面的强制力。考4: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够低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劳动法律所规定的标准通常属于强制性规范,具有单方面的强制力。

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起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制定行政规章和基本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检查;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服务咨询机构的管理规则;代表国家行使劳动和社会保险的监督检查职权。

9、 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10、 组织通过合法程序制定并且正式公布的内部规范,调整雇佣组织内部的劳动管理行为与劳动行为。

11、 劳动关系的建立是通过缔结合同的形式确立的。(书面)

12、 劳动法的体系构成(8点):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出现役的军人)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特殊保护制度)

2011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及(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