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及(3)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35、企业在资本等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时,劳动投入的增加量应在区域Ⅱ,即a~b点。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36、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37、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38、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法的代表人
物是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瑞士洛桑学派的L·瓦尔拉。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39、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劳动年
龄组范围内的人口比重大,劳动办供给将比较充分;反之,供给将趋向减少。在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劳动力供给也有明显差异。3)人口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办供给弹性趋向增大。
40、生产率的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 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41、均衡价格的决定实际上是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均衡价格论是新古典学派创始人、现
代微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A·马歇尔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提出的。
42、工资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相等的趋势,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劳动力的需求价格。
43用。
二、工资形式:
44、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分别对应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45、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46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47=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48、实际工资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货币工资和价格指数,特别是消费品价格指数。
49
50、计时工资是最为传统的工资形式。
51、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