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及(18)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工业工程所阐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14、企业定员含义: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重要发展形式
15、企业定员的作用: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16、企业定员的原则:
(一)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二)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1、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2、提供兼职。3、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
(三)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关系;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产人员内部各类人员以及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四)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五)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六)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17、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
某类岗位用人数量 = 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 / 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1)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X出勤率)
(2)按设备定员: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X出勤率)
(3)按岗位定员:
①设备岗位定员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休息宽放时间) ②工作岗位定员。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人数。
(4)按比例定员: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X定员标准(百分比)
(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18、定员标准的概念: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19、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
(一)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
1)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2)行为劳动定员标准
3)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4)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二)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区分为;(1)单项定员标准,亦称详细定员标准.(2)综合定员标准,亦称概略定员标准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1)效率定员标准.(2)设备定员标准(3)岗位定员标准(4)比例定员标准(5)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20、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一)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二)依据要科学
(三)方法要先进
(四)计算要统一
(五)形式要简化
(六)内容要协调
21、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1概述.这一部分应有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2标准正文(1)标准名称(2)范围.(3)引用标准。3.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