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强度”教学设计(3)

时间:2025-07-11

正电荷、负电荷(课件上呈现)

学生:正电荷和负电荷。

教师:请同学们补充对正电荷与负电荷的认识。

学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课件上呈现)

设计说明:因为同学们已经了解上面知识内容,所以只需引导学生回顾该内容即可。不必要重做摩擦起电实验,去认识两种电荷及其性质。

教师:很好。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用两个小金属棒握在一起(以提问的形式提醒学生注意这是金属棒),然后靠近一个绝缘的带电物体,然后把两个金属棒分开,并分别悬挂于准备好的铁架台上;依次把绝缘带电物体靠近它们,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观察现象后,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注意与手绝缘措施)

学生:起初靠近绝缘带电物体的金属棒带上了与它相异的电荷;另一个金属板带上了与它相同的电荷。

教师与学生:换上两跟塑料棒,完成上面类似教学。

教师:结合上面两个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二、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带电

学生:金属棒与朔料棒应该具有不同的组成结构。一个是导体,一个是绝缘体。

教师:很好。我们给出物质组成结构模型。用flash课件上展示出物质组成结构模型,并分别呈现导体(金属)和绝缘体的结构模型,给出“自由电子” 概念或模型,并指出两模型的区别。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