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急需解决几个重要问题(7)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问题
历史理解、历史分析与解释、历史研究、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等五大能力,每项能力又按照层次划分出具体要求。[11](p.19)英国则从知识、技能与理解能力规定学生历史应获得的成就,其内容包括:对时序的理解、有关历史事件、人物与变革的知识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研究和组织与交流等能力,其按照学段规划的八个成就水平亦非常具体明确,而且都是让“学生能够……”。[12](p.88)
现行的《标准》的确较过去的《大纲》进步了,不过这主要是指意念和功能方面的进步。它的操作性差,缺乏必需的层次性和可测性,是不争的事实;它不能支撑新教育理念的现代性,知识与技能目标内容肤浅,是不争的事实;它缺乏学科教育理论坚持,空洞且缺少学科先进的学理研究成果,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课程目标部分一样需要改善。应该平衡知识、能力和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关系,树立现代的人文教育观念,将反省精神纳入其中,同时细化行为和衍生性目标。
五、内容标准还需要调整吗
近期读到几篇历史教育比较方面的文章,大多说我们的《标准》中有关“内容标准”的部分,详于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与美国的国家《标准》相比。此结论不甚准确。其一,如果阅读过完整的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很容易体会其《标准》的整体性,内容标准有一个宽厚的基础,如“历史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项标准的定义”“基本指导原则”“综述”等各部分,即它有着充足的理由做铺垫。这与我们“提纲挈领”式的写法很是不同。其二,即使是仅阅读局部的内容标准,也应该看到它的学习层次较我们更加分明,不同的是它的学段安排跨度大,因此落实在每条内容标准时也有较大弹性。(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标准》的指导性吧。)
其实,中美两国的《标准》各具特点,我们的《标准》比美国简约,美国的《标准》比我们的精细。从传统习惯、经济发达程度、学科研究水平,以及意识形态和人文社会科学影响等方面看,两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各自呈现的《标准》迥然不同。如果非要借题发挥的话,美国的“内容标准”,不仅比我们的“详细”,而且更为“规范”。 比如:
标准2 欧洲人早期的探险和殖民活动如何促进了原先互不联系的人们进行文化和生态交流。[13](p.63)
标准2A:学生理解9世纪到17世纪国际竞争中,欧洲海上探险和陆路探险的发展步骤。
上一篇:zmj-3293-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