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急需解决几个重要问题(2)

发布时间:2021-06-06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问题

不一样;新课程体系与旧课程体系完全不一样,等等。至于理由吗,则大多只讲如何转变教学观念等“上位”的东西。于是,求“下位”的教师们则或多或少都有“盲障”,当然更不乏觉得“忙”而无功的那些教师。那么,专家们的“小辨”是“助大义”,还是“害大义”呢? 至今在《标准》和《标准解读》中,都不明确。

两个《标准》的前言部分,其引言应该是解答“为什么出台这个《标准》”,抑或“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时候做这样的《标准》”的问题的。我们看看它怎么说:

(初中)“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1](P.1)

(高中)“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2](P.1)

这话,在各种培训场合乃至《标准解读》中不厌其烦的说,但它实在是《纲要》里要说的话,而非学科《标准》所必须。即便要写,也应该明确“科学技术”“多极化”“全球化”于历史课程改革有何种关系。总之,理应直截了当地表述这个背景要求我们“改什么”、“改在哪里”。现在则是支了个大帽子,内容空洞且无要点。又说:

(初中)“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3](P.1)

(高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式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没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

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急需解决几个重要问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