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21)

时间:2025-04-06

孕妇用药应当十分审慎,无病不可妄投药物,有病也要谨慎用药,中病即止。古人提出的妊娠禁忌中药主要分类以下三类:毒性药类,如乌头、附子、南星、野葛、水银、轻粉、铅粉、砒石、硫磺、雄黄、斑蝥、蜈蚣等;破血药类,如水蛭、虻虫、干漆、麝得、瞿麦等;攻逐药类,如巴豆、牵牛子、大戟、芫花、皂荚、藜芦、冬葵子等。这些药物用于孕妇,可能引起中毒,损伤胎儿,造成胚胎早期死亡或致残、致畸等。
现代各种化学合成药物的大量应用,尤其是多种抗生素如四环素类、链霉素、卡那霉素,激素如黄体酮、甲基睾丸素、已烯雌酚、可的松,激素拮抗剂如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抗肿瘤药如氨甲喋呤、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抗惊厥药如盐酸氯丙嗪、苯妥英钠、丙咪嗪等,都可能损伤胎儿。20世纪60年代,欧洲曾发生过“反应停”千万数以成计海豹肢体畸形胎儿出生的悲剧,这样的事件更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孕妇要谨慎用药的重视。

细目二: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护养的主要措施
(一)拭口洁眼
小儿出腹,必须立即做好体表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应用消毒纱布探入口内,轻轻拭去小儿口中秽浊污物,包括羊水、污血及胎粪等,以免吞咽入腹甚至误吸入气道。同时,要轻轻拭去眼睛、耳朵中的污物。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要马上拭去。但皮肤皱折处及二阴前后应当用纱布醮消毒植物油轻轻擦拭,去除多余的污垢。
(二)断脐护脐
婴儿出生后随即需要断脐。我国古代已认识到,新生儿断脐护脐不可不慎,若处理不洁会感染邪风而患脐风。新生儿娩出1~2分钟,就要结扎脐带后剪断,处理时必须无菌操作,脐带残端要用干法无菌处理,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若在特殊情况下未能保证无菌处理,则应在24小时内重新消毒、处理脐带残端,以防止感染及脐风。
断脐后还需护脐。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让脐带残端在数天后自然脱落。在此期间要注意勿让脐部为污水、尿液及其他脏物所侵,淋浴时勿浸湿脐部,避免脐部污染,预防脐风、脐湿、脐疮等疾病。
(三)祛除胎毒
胎毒,指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热毒。胎毒重者,出生时常表现为面目红赤、多啼声响、大便秘结等,易
于发生丹毒、痈疖、湿疹、胎黄、胎热、口疮等病证,或造成以后好发热性疾病的体质。
自古以来,我国有给初生儿祛除胎毒的传统方法,给新生儿服用少量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液,可以减少发病。常用的方法有:银花甘草法;豆鼓法,适用于脾胃薄弱者;黄连法,胎禀气弱者勿用;大黄法,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

中医儿科学(2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