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14)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痛,点滴不尽,或见尿血鲜红,或排出砂石者,为湿热下注或湿热熬结成砂,灼伤血络;小便清长,夜间遗尿量多色清者,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
(五)问饮食
不思饮食,或所食不多,兼见面白神疲,为脾胃虚弱;若腹部胀满,不思纳食,或呕恶,为乳食积滞;嗜食异物,多为疳证、虫证。热病时渴饮为津伤;渴面不欲饮,或饮而不多,多为湿热内蕴。
(六)问睡眠
小儿睡眠总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睡眠不宁,辗转反侧,喜俯卧者,多为气血失和,胃弱疳积;睡中(齿介)齿,或因虫积,或因胃气失和;夜寐不宁,肛门瘙痒,多为蛲虫;入夜心怀恐惧而难寐,多为心神失养心神不宁;睡中惊惕,梦中呓语,多为肝旺扰神,或胃不和面寐不安。睡中露睛,多为久病脾虚;睡中磨牙,多为胃气不和,肝火内盛;寐不安宁,多汗惊惕,常见于佝偻病脾虚肝旺证。
细目五:切诊
一、儿科脉诊的方法
小儿脉诊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较短,故对较小儿童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即医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再根据指力轻、中、重的不同,取浮、中、沉,来体会小儿脉象的变化。较大儿童可采用成人三指定寸关尺三部的切脉方法,视患儿寸关尺脉位的长短以调节三指的距离。医者先调息呼吸,然后集中思想切脉。切脉时间应在1分钟以上,最好在小孩安静或入睡时进行。
小儿脉象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注意因恐惧、活动、啼哭等影响脉象。一般认为,以成人一息6~7至为常度,5至以下为迟,7至以上为数。
二、儿科基本脉象
小儿脉象,主要分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同时,应注意结、代、细、弦、滑、不整脉等病脉。
浮为病在表,沉为病在里;迟为寒,数为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结脉为心气伤;代脉为脏气损;细脉为阴虚;弦脉为肝旺或为痛为惊;滑脉为痰食中阻。脉律不整,时缓时数,为心之气血失和。《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脉法》说: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可谓小儿脉法之纲领。
三、囟主按诊的临床意义
囟门按诊包括按察小儿头囟的大小、凹凸、闭合的情况,头颅的坚硬程度等。囟门隆凸,按之紧张,为囟填,多
为风火痰热上攻,肝火上亢,热盛生风;囟门凹陷,为囟陷,常因阴津大伤,若兼头颅骨软者为气阴虚弱精亏骨弱;颅骨按之不坚而有弹性感,多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五单元 儿科治法概要
细目一:中药内治疗法
一、用药原则
(一)治疗要及时、正确
上一篇:《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
下一篇:Book6 Unit4 词汇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