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决策法制化的实现途径(12)

时间:2025-05-01

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独立行使司宪权;同时,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将行政决策的违宪、违法行为纳入司法程序加以追究,以保证行政决策过程中对宪法和法律的严格遵守,以及对行政决策违宪、违法行为的及时追究等。

4.3.3 建立行政决策主体问责制度

现代行政决策是一个系统工程。行政决策主体包括决策信息的提供者、方案拟定者、咨询者、决断者、执行者等,他们在整个决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行政决策问责制度的关键是责任到人。决策一旦失误,属于哪个部门的问题,就由哪个部门的主体负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各级政府把集体决策作为民主化的重要形式,大多采取集体决策的形式。但由于种种原由,许多集体决策会议的结果往往是走形式,集体决策很容易演变成个人决策。在现实生活中,行政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但由于行政决策主体打着“集体决策”这个盾牌,来逃避法律的制裁。因此,实行行政决策问责制度,应坚持会议决策与行政首长个人决策责任等同的原则。

4.3.4 建立行政决策绩效评估制度

行政决策付诸实施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既有利于衡量行政决策的实效,又有利于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因此,我们应当总结我国行政决策的经验教训,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尽快制定我国行政决策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组织方法和操作规则。

4.3.5 强化监督体系

加强监督是落实行政决策责任制的重要保障。我国监督机构不少,监督队伍庞大,但由于体制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制度的不完善,这些机构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例如,各级纪检委和行政监察部门一般都隶属于被监督对象,由于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些监督往往都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应把他们收归上一级机构垂直领导,使监督机构独立于被监督对象而存在,以建立起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的分权和制衡机制。

我国行政决策法制化的实现途径(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