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知识(9)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生产条件不变,再抽一批做试验,我们将发现壁厚的波动与前一批数据大致相似。如果生产条件变化,波动范围也会相应变化。这说明这些数据的波动是有规律的。
⑶从上述表中还可以看出,其一数据多数在0.850-0.950之间一个小范围内波动,说明这个生产过程的条件控制是正常的、符合正态分布;其二对每一个班来说,它们的波动范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工艺条件和方法都一样的话,那么就是“人”的环节的问题(如熟炼程度、操作的正确性 )。因此,统计技术的主要任务是:首先要正确并客规的记录生产各阶段的数据;其次要整理和分析数据、用恰当的方法揭示规律,最后运用这个规律去达到控制产品质量、预防问题发生和达到质量改进的目的。
第二节 数据的特征值
从前述例子中,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得到产品生产过程受控的大致情况,但无法定量的得到信息。特别是比
较二组以上数据分布时,无法定量的表征它们之间的差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常用以下二种统计量来表征。
1.数据的位置特征值
用表示数据的中心趋向的位置特征的值有平均值、中位值、中值及众数四种。 ⑴平均值 X:
1n
xi
ni 1
式中:N-----数据个数
XI----第I个数据数。 ∑----求和
⑵中位数:
有时,为了减少计算,将数据按大小次序排列,用居正中的那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当数据为偶数时)表示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⑶中值M: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XMAN和最小值XMIN的平均值,用M表示。 M=(XMAN+XMIN)÷2 ⑷众数:
在用频数分布表示测定值时,频数最多的值即为众数。
如测定值按区间做频数分布时,则取频数最多区间的中间值作为众数。 2.数据的离散特征值
先看二组数字:32;38;34;39;37和27;29;35;42;47
上一篇:力士乐A11V(L)O资料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