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知识(10)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1(32+38+34+39+37)/5=36
X2=(27+29+35+47)/5=36
这二组数字的平均值相等,但从右图可
以看到二组数字的离散程度相差很大。后一组 比第一组离散程度要大得多。显然,仅有一个 反映数据位置的特征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 个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
常用的特征值有:极差(R);偏差平方和(S)
⑴极差(R)
数据组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R=XMAX-XMIN
上例中两组均值相等的数据其极差分别为:R1=39-32=7;R2=47-27=20
通常,极差用于数据组数据N小于10的场合,当N大于10时,一般用标准偏差S 表示离散程度。 ⑵偏差平方和(S)
数据组中各个数据和平均值X的差称为偏差。各个偏差的平方和称偏差平方和,简称平方和。用S表示。
设各个数据(测定值)为:X1,X2,X3, Xn
1n
xi
其平均值为:
ni 1
2
2
2
2
S=(X1-X)+(X2-X)+(X3-X)+ +(Xn ⑶无偏方差(S)
数据组中各个数据的偏差平方和除以数据总数减1(N-1)后所得的值称为无偏方差(简称方差),用S表示。S= S ÷( n-1)
⑷标准偏差(s)
方差S的平方根为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
2
2
2
2
s s
3.变异系数
2
s
n 1
1n
xi 2 n 1i 1
以上反映的数据离程度的特征值,只反映产品质量的绝对波动大小。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都有知道,测量较大的产品,绝对误差一般较大;测量较小的产品,绝对误差一般较小。因此,还应考虑相对波动的大小,在统计技术上用变异系数CV来表达。
上一篇:力士乐A11V(L)O资料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