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19)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10、 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1、 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12、 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中学生以(理解记忆)为主。
13、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14、 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运算
15、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16、埃里克森认为,中学生面临的发展需要是建立(自我统一性),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17、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8、 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19、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孟1905年编制而成的(比内-西孟)量表。
20、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1916年发表(斯坦福-比内量表)现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
21、 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要会计算)
22、 对于智力的构成,很多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斯皮尔曼把智力区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瑟斯顿提出了七种主要的智力因素:(空间知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等;吉尔福德则从(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来分析智力的结构,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23、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性别差异)。
24、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25、 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通常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
26、 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外在参照,善于察言观色,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场依存性)。
27、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的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
28、 个体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因而错误较少的认知方式称作(反思型)
29、 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系列性策略)。
30、 有些学生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 称为(整体性策略),就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31、 心理自我调控理论是由(斯滕伯格)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