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12)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学家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分类11、12岁到14、15岁这一期间属于 。41.曾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小狗也产生恐惧,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 。42.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 。43.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心理学上称为 。44.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个体有自己的工作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的愿望叫 。45.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46.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47.根据维果斯基的的观点,教学必需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48.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9.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50.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51.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52.什么叫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5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4.影响创造性的个性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55.结合中学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56.假设现在要传授学生“直角三角形”概念,根据概念教学原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2007年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一.不定向选择题
1.C 2.BCD 3.C 4.ABCDE 5.C 6.C 7.B 8.E 9.ABC 10.E 11.ABD
12.ABCDE 13.BCDE 14.E 15.B 16.C 17.ABCE 18.ABC 19.ACD 20.C
21.ABD 22.BCDE 23.ABC 24.ABC 25.C 26.ABCD 27.A 28.E 29.ABCD 30.ABCD二.填空题31.学习过程 32.知识 33.问题解决 34.品德 35.官能说 36.学习动机 37.练习 38.学习策略 39.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 40.少年期 41.恐怖魔 42.同化与顺应 43.态度 44.自我提高内驱力 45.自我效能感三.辨析题46.答:错。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因为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47.答: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48.答: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49.答:错。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若学生已具备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