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在美国(13)

发布时间:2021-06-06

美国的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理解不同

“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

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他感觉到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便有了1933 年

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通论》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14 亚诺什·科尔内(Janos Kornai),1928 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青年时期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

1961 年在布达佩斯的卡尔·马克思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66 年在匈牙利科学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

1967 年后成为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1972 年至1977 年担任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席。1978

年担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现为美国哈佛大学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教授。自50 年代以来,他致力于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1957 年撰文对经济管理体制过度集中问题提出质疑。

70 年代和80 年代,他对社

会主义国家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进行理论描述,提出短缺经济学理论等,90 年代对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

8

学》,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分析非常深刻,但他并不精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另一个是

马斯金(Eric Maskin),在博弈论和机制设计上是大师。第三个是研究一般均衡的权威,即《微

观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个作者马斯-克莱尔(Andreu Mas-Colell)。学生可以从各位导师身

上吸收养分,吸收对问题的看法、工具,作自己的论文,在这种体制下就会产生很多交叉学

科的研究,这不是偶然的。跟我们不一样的是,在美国,论文答辩纯属形式,难的是三个导

师都说你可以答辩了,隐含的意思大致是你可以通过了。

我们这儿每年五月份,博导们很辛苦,你过去给别的学生答辩,别人过来给你的学生答

辩。在瑞典还得请海外的专家过来答辩。美国的制约机制不在答辩,答辩就是在系里贴张启

事,通常只是三个导师,有时学生叫来朋友壮壮胆,前一部分公众是可以听的,真正讨论是

否通过时,只能是导师在场。但美国有其他的制约机制。三个导师不都是同一领域,想要三

个人认同就比一个人更难。更重要的是,美国主要依赖市场竞争的机制,论文是为了找工作,

由市场检验。你说你的学生好,到市场上一检验就出来了。这点国内外差异非常大,原因当

现代经济学在美国(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