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8)

发布时间:2021-06-06

飞舟,2004;赵现波,2004;赵梦涵,2004;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院课题组,2005,许忠达2005.)

(二)地方债务管理及其对策的研究

国内文献在分析我国地方债务现状的基础上,一致强调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但侧重点和角度各有不同。王金生(2002)一文侧重于债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财金室课题组提出(2004),提出对经常性债务和建设性债务先适当的分类,再有针对性地治理,并对债务存量和增量进行必要的分流处理;孟宪烨(2004)认为,应建立相应的发行审批监督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专门立法;姜文彬,尚长风(2006)从委托代理角度看分析地方债务问题,并提出防范和解决措施;黄春蕾(2006)认为,应该从制度层面加强地方政府管理债务的动力;戈文鲁等(2007)从制约地方政府债务的五因素出发提出管理措施;范柏乃、张建筑(2007)提出完善法律,建立起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责任机制和偿债机制。王秀杰,马树来(2008)认为必须从政府债务应纳入财政预算、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建立审批程序、举债收入使用范围和偿还责任等建立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和机制。姜维壮、王倩(2009)从美日两国地方债管理经验出发提出对中国地方债的借鉴。

(三)地方债务风险防范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地方债务风险和防范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财政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综合研究方面,主要有郭琳(2001)、刘尚希(2004)、刘谊(2006)、杜威,姚健(2007)、赵全厚,息鹏(2009)等。二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主要有刘树、张明倩、赵雷鹰(2000)、裴育(2003)、姚绍学、郭玉清和成军等(2003)、张振川(2004),贺忠厚、武永义、张召娣(2006)、考燕鸣,王淑梅,马静婷(2009)等。三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解决措施的研究方面,郝保旺(2005)、高金玲,迟铖(2005)、于凌云(2008)、芮桂杰(2008)、韩增华(2010)、江俊龙,邹香,狄运中(2011)等。

(四)地方政府是否应具有发债权问题的研究

1.主张我国地方政府拥有发债权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地方政府发行公共债券为资本性公共品融资是合理,也是必要的。

第一种观点是从规范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及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必要性出发的。主要有贾康、白景明(2002);邓晓兰(2005);刘优辉(2004)、安国俊(2010)等。

第二种观点是从中央以增发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为切入点的。剧景文(2002);靳晓黎(2004)等。

第三种观点是从政府的债务角度出发,对我国的中央政府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刁后勤(2003);欧阳华生(2006);杜威(2006);林江(2008)。

第四种观点是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弥补地方建设资金不足的角度来分析。王光宇(2005);徐瑞娥(2005);高奎明(2006)。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联系我国实际,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给出了政策建议。张海星(2001);杨萍(2004)等。

2.反对我国地方政府拥有发债权的研究

在反对我国地方政府拥有发债权的观点中,一种观点是认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体制改革不到位,地方政府拥有发债权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目前我国全面赋予地方举债权的条件不成熟,但却可以发行企业债券为地方基层设施建设融资。主要文献有:刘华等(1999);郑泽华(2002);李炜光(2002);何俊杰(2005);宋立(2004)。

(五)地方政府破产机制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