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大题(简答 问答)南中医复习资料(8)
时间:2025-05-17
时间:2025-05-17
12.痈的发病特点主要有哪些?痈发病迅速,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明显,范围约6~9cm,易肿、易脓、易溃、易敛,纯属阳证;其发无定处,随处可生,可发于任何年龄,性别;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会造成陷证。
13.简述有头疽的病因病机。患处起一肿块,上有粟粒状脓头,痛痒相兼。继则肿块逐渐向周围扩大,脓头亦相继增多,形成多个脓头,色红灼热,高肿疼痛。全身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滑数等。治以散风清热。方用仙方活命饮。
14.简述走黄的病因病机。走黄多为生疔之后,早期失于治疗,未能及时控制毒势;或因挤压碰伤,过早切开,使毒邪扩散;或误食辛热之药及酒肉、鱼腥等助火生热之品,或加艾灸等,均可造成疔之火毒鸱张,正不胜邪,毒邪走散,客人营血,内攻脏腑而成为走黄之证。
15.附骨疽早期诊断依据在哪些?附骨疽好发于儿童,尤以10岁以下的男孩多见。初始多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尤以下肢的胫骨为多见,其次为股骨、肱骨和桡骨。发病前常有外伤及患其他外疡史。起病多急骤,初起即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可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高热,口干,溲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局部色白漫肿,患肢疼痛彻骨,1~2天即因疼痛而患肢不能活动,继则局部微红微热,病变的骨端可有深压痛和叩击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可大于90%以上。
17.流注的临床特征有哪些?流注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部,血流缓慢的低位部位,如腰部、大腿后部、髂窝部、臀部等;发病前常有疖、疔、痈、外伤及其他创伤感染史。继而出现高热、恶寒、口渴,便秘、溲赤等热毒炽盛的症状,局部为色白、漫肿、疼痛,肢体活动功能受限,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现象。
18.流痰的病因病机如何?流痰发于儿童多为先天不足,骨骼柔嫩,或有所损伤,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而发生本病;成人患病多为房室过度,或带下、遗精以致肾精亏损,骨骼空虚,风寒乘虚侵袭,阻于骨骼而生本病。
总之本病的形成与肾虚有密切的关系。以先天不足,肾亏骨空为本,而痰浊凝聚,风寒侵袭,或有所损伤,则为其标。
19.瘰疬的病因病机如何?瘰疬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伤脾,脾失健运,痰热内生,而痰凝气结于颈部而成;或肺阴亏,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火凝结颈部而成本病。病久肝火愈旺,下灼肾阴,或脓水淋漓,耗伤气血,可致气血两虚。
3.如何预防乳痈的发生乳痈的预防应针对病因而分别采取:产前纠正乳头内陷畸形,产后养成定时哺乳习惯且每次哺乳排空乳汁,以防乳汁积聚;妊娠后期用酒精棉球擦洗乳头,使乳头皮肤增厚,以防产后乳头破碎染毒;生产前后宜保持心情舒畅,产后饮食有节,以防肝郁胃热;保持乳头和乳儿口腔卫生,以防感染外邪。
4.乳痈并发“传囊乳痈”和“乳漏”应如何处理?乳痈并发“传囊乳痈”者,按乳痈各期处理;并发“乳漏”者,局部可用垫棉疗法或用创可贴等处理,使创口早日闭合。
5.乳癖与乳核应从哪几个方面鉴别?乳癖与乳核主要从发病对象,肿块的数目、大小、形状、疼痛与否及其与月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鉴别。凡发于青年女性乳房的单个肿块、卵圆形、界清、与月经无关者多为乳核;而发于中年女性乳房双侧,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多个肿块,伴有乳房胀痛并随月经周期变化者,多为乳癖。
7.乳岩的治疗原则如何?乳岩的治疗原则为:乳房根治切除术,并配合化学药物、放射、中药等综合疗法。
2.用现代医学知识说明中医有关虫引起的皮肤病的认识⑴由虫的实体引起,如疥疮;⑵由虫体刺激或毒素引起,如虫咬皮炎等;⑶真菌感染,如癣等。
下一篇:成本会计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