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11)

时间:2025-07-09

中医基础理论

情志方面的关系。
   生理 血液: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养心血。
   情志: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病理 心肝血虚
   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肝血亏虚:两目干涩,肢体麻木。
   心肝火旺:心烦失眠,急躁易怒。
  (四)心与肾
   阴阳相交、水火(此指阴阳)既济的关系。
   生理 心阳在上,下行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
   肾阴在下,上行以抑心火,使心火不亢。
病理 心肾阴虚(水亏火旺)(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心悸失眠,多梦遗精。
心肾阳虚(水气凌心)(温阳利水: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心悸,肢冷,尿少,水肿。
  (五)肺与脾
  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的关系。
生理 宗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水液代谢: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
   病理 肺脾气虚:咳喘无力,纳呆,腹胀,便溏。
水液障碍:痰饮,水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六)肺与肝
气机升降平衡关系。
生理 肺主肃降,制约肝气的亢逆。
肝主升发,防止肺气过于寒降。
病理 肝火犯肺(木火刑金):胁痛易怒,咳痰带血。
(七)肺与肾
水液和呼吸的关系。
生理 呼吸: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水液:肺主通调水道,肾主水。
金水相生:肺肾之阴相互促进。
病理 肺肾气虚(肾不纳气):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肺肾阴虚:潮热盗汗,眩晕耳鸣,咳痰带血。

(八)肝与脾
消化和血液的关系。
生理 消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促进脾胃的运化。
血液: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病理 肝脾不和(木旺乘土):胁痛,易怒,纳呆,腹胀。
脾病及肝(土壅侮木):胁肋胀痛,黄疸。
(九)脾与肾
先后天和水液方面。
生理 先后天:肾阳温脾阳,促进脾的运化,脾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肾精。
水液: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病理:脾肾阳虚:腰膝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十)肝与肾
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藏泄互用。
生理
精血同源:肾精养肝血,肝血充肾精。
藏泄互用:肾主封藏,肝主疏泄,相反相成。
病理 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经络上相互属络,生理上相互
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一)心与小肠
生理 心主血脉,输送气血,有利于

中医基础理论(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