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论文(3)

时间:2025-07-10

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1.内容呈现情境化。《新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即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实现自己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内部动因,它总是和需要直接关联的。小学生入学前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包括一些模糊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些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因此在上课伊始,将教学的内容的导入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或感兴趣的故事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2.教学内容生活化。《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因此从生活中产生的例题,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比如小学一年级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的练习,应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边的桌子和墙壁上,摆挂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本子、橡皮、布娃娃等,分别明码标价。然后“给”每个孩子三元钱,让孩子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同时要说明三元钱是怎么用的,当然有“小售货员”监督。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

课堂管理论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