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19)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包括对人文精神这个问题,我想世界上就象西方人文精神中,我们所缺乏的那些东西,我们把它学过来、拿过来,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优点并不为因为我们去学别人好的东西改正自己的缺点,那些优点就没有了,不会的,我们的优点会更加的发挥出来。所以我们要更加的开阔一些,来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有你说的那种威胁了,也许有一天我们要到别的地方寻找优良的东西,现在实际上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因为中国的传统,这几十年来被中断了,所以很多东西在日本、在韩国、在台湾可以找到,在我们自己这里反而很少了。
现场提问2:周先生您好,有一个问题今天想请教你。记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看透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的人,通过您的作品,我想一直在为之奋斗而且走的很远的人。您在探讨人生真谛、探讨人生真相的路上,怎么做到面对种种困惑,做到不愤世、不嫉俗?
周国平:我想我还仍然没有做到,仍然还在奋斗的路上。我觉得尼采给我很大的启发,应该说我天性比较悲观,这和我的性格有关,我从小很内向、很敏感。外界受了挫折,就是自己不能发散出去,非常难受,很早就考虑死亡的问题,很早就考虑人生怎么是这么一回事。很早就有绝望的感觉,自从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死,变成什么都不存在了,永远不存在了,自从我知道这一点之后,我真的就觉得生活很虚幻,就有这样的感觉。
这是我小学的时候就有的感觉,所以应该说我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同时也促使我去进行思考。我和尼采比较共同的就是这一点,就是我不甘心,一方面我觉得人生是很悲观的,在最后的结局是很悲观的,另外一个方面,我真是觉得人生太有意思了,太愿意经历人生各种事情了,这种喜欢我觉得可能不是一种理论的东西,是一种本能,我想还是说明我还是很有生命力的,我还是很享受人生。这两种矛盾的东西,就促使我去思考。
我想我其实还是在矛盾中间,一方面我可以说看到了人生的真相,所谓的人生真相,可能就是像尼采说的那样,人生从终极的角度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是那么一个过程,个人来说是这么一个过程,活一场,死了不存在了。所有的科学家、哲学家都已经断言,人类是要走下坡路的,最后是要灭亡的,大自然是这么规定的。当然这很漫长,这个时间很漫长,但是是必然的路,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意义,人生背后的真相确实就是这样的。
但是,我想人生就是两个方面,尼采说的那样,这是对人生命力、意志力的考验,当你看到人生的真相,仍然可以无畏的跋涉在虚无的荒原上,这就是一种考验了。最后我想说的,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因为我还是尘缘未尽,还是喜欢人生,生命的本能在起作用,我就是爱这个人生。所以不管最后理论上我看到人生如何虚无,我仍然是爱这个人生,因为这种爱,所以我能保持我这样的状态。这有什么好处呢?我看到人生虚无之后,在我执着喜欢人生、热爱人生的同时,能够保持一种超脱,这可能是悲观的那一面带给我的好处,
上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阅意见表
下一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