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荆州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赛后(6)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生动活泼的课堂是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主动发展。新课程实施至今,老师们在这个方面已经成熟了,不再是由“结果极端”走向“过程极端”,
而是“过程”与“结果”并重,追求二者的和谐统一。
例如:松滋市南海中学的邹爱华老师以营销情景为载体设计了三组递进的探究活动,每个探究活动又设计了关联渐进的问题串,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序列挑战中理解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发展了能力。洪湖市龙口中学的蒋宏杰老师、江陵县马家寨中学的何文玉老师、沙市一中的郭唯老师、沙市实验中学的邵露老师、石首市高陵中学的李刚老师设计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达到实现目标、突
出重点、化解难点的目的。
对于活动课的处理,松滋市万家中学的雷华老师和监利汪桥中学的王翠红老师做得很好,课堂的“数学味”较浓,在落实三维目标时始终把发展学生的数学
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放在首位。体现“数学是思维的科学”的本质。
(六).做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以往的课件中,常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动画和声音出现,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本次说课的课件中没有这些现象了,课件辅助教学的功能得
到了实正的体现。
松滋市南海镇中学的邹爱华老师、荆州区川店中学的彭传梅老师的课件画面美观而又简洁,具有启发性,对学生专注于数学思考也有较好的导向作用。监利实验中学的杨秋红老师在说课中引入情景录像和课例片段,课件的多媒体功能和交互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松滋市万家中学的雷华老师仅用Powerpoint就做
出了功能比较齐备的演示文稿,易于编辑与交流,值得推广。
(七).展现出我市数学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例如,荆州市东方红中学的谢华老师、荆州市实验中学的李学川老师、沙市第五中学的宋玲老师、松滋市南海中学的邹爱华老师等,他们的语言准确、严谨、简练、有感染力,说态自然、亲切、大方,尽显教育科研大市数学教师的风采。
所有的选手都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干预度” 的恰当把握,强调学习的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但也有值得进一
步商榷的地方:
上一篇:量表信效度分析
下一篇:高三专项训练:三视图练习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