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课程概说(3)

时间:2025-04-04

华师语文教学法

说到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予和训练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

4、如此看来,语文区别于其他各科的特征是语言教育,语言能力培养。

这个特点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其他学科都不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任务。

钱先生强调人文精神,这在教育层面是正确的,用到教学层面,就可能造成误会。其实人文精神的渗透,主要决定于教师的素养,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师若机械、肤浅地理解人文教育,搞形式主义,就只能搞“教化主义”的宣讲(像牧师),或者搞煽情(像演员)。这正是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做课的路子——他没有别的办法。所以,不管钱先生主观愿望如何,他的这个观点,确实成了很多教师忘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大搞煽情的理论依据。

5、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6、结论:语文教育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其最本质的特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认识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学语文教育对学生成长发生的可能影响;

-------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在国际教育改革的大背景、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正进行课程改革 ,这是制约语文教育改革走向的直接因素。

1、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学生基本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养;

2、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将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3、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相结合将成为主要教学方式;

4、带有明显实践性特征的综合性学习 ,将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方式;

5、更加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6、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材 ,将逐步让位于以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教材;

7、现代化教学手段 ,将越来越多地介入语文教育;

8、深入改革评价制度 ,以全面而和谐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诊断功能与甄别功能。

-----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1)、让学生掌握不可或缺的人生利器——语文的工具性。

作为思维载体、交流工具的语言,起到最为基础的支撑思维和心智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

(2)、让学生具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这种丰富的人文性必然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十分重视语文课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形成正确的中学语文课程理念,掌握科学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新理念

(1) 目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第一讲 课程概说(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