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2014必修一(9)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考点七、认识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1、时间:1919年5月——6月
2、地点:北京→上海→全国
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6、初步胜利: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北洋军阀政府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③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7、影响: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八、理解中共“一大”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1)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国内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
出现。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
3、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4、内容:宣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规定党的任务是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5、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考点九、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1、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三民主义重新阐释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3、为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
4、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5、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由于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国民革命最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