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2014必修一(8)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2、《资政新篇》: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案
(1)作者:洪仁玕
(2)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3)评价:先进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局限性: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
是无法实施的空想。
考点三、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
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2、同盟会: 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等团体骨干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考点四、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
(1)背景: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兵力空虚;湖北革命团体坚持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
(2) 领导:共进会和文学社(熊秉坤、金兆龙)
(3) 主力:湖北新军
(4) 经过: 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5) 结果: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考点五、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春颁布的。(参议院制定)
2、内容:A、规定主权属国民全体、民族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力。
B、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
3、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考点六、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最重大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