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2014必修一(5)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6月-1901年9月
(2)国别: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3)借口:镇压义和团
(4)经过:1901年联军统帅瓦德西,攻占北京;清政府对义和团绞杀,对侵略者求和。
(5)结果: 签订《辛丑条约》
考点二、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认识其影响
1、《南京条约》
①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②影响:
A.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赔款2100万银元,进一步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
C.“开放口岸、协定关税”的条款,突出反映了列强侵华的根本目的——抢夺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产地——进行商品输出。
D.(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等国家主权。)
2、《马关条约》
①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A.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造成台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史(1895-1945);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唤醒民族危亡意识,维新变法运动揭开序幕。
B.“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突出反映: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进行“资本输出”的经济侵略新要求
C.四个通商口岸的开放,列强势力渗透到长江中游一带。
3、《辛丑条约》
①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②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洋人的朝廷);民主革命浪潮兴起。
总结: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
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