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学习之友答案(21)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9.(1)抒发身居陋室,壮志弥坚的情怀。(2)意在以古代贤人为榜样的志向和抱负。(3)品德高尚的人 (4)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5)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6)隐喻、比兴的写法 写出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10.略 1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紧扣“陋室不陋的立意。
12.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13.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14.品德高尚,智勇超群,宠辱不惊,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这篇铭表达了作者对邓小平同志的歌颂合赞美之情。
23 爱莲说
1.2.3.4.略
5.对比 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
6.(2)记叙、描写、议论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爱
10.(1)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隐士,不愿意,因为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
(2)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爱慕富贵的人多,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作者的知己少。用牡丹做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3)莲,花之君子者 也
(4)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5)从文中我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凝练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12.(1)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
(2)B (3)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4)洁身自好 高洁 (意思接近即可)
24 口技
积累运用1.(1)清 铁声诗自序(2) 略2. 略3. 略4.略5.略
课堂导学
6.林嗣环 明末清初 民间艺人 善口技 口技
重点品读
上一篇:高一英语试卷分析
下一篇:透析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