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_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6)

时间:2025-04-04

设计意图力求简洁清晰,突出重点。

1、正弦函数的定义

2、正弦函数的图象

3、五点作图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经过半年的高中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乐于尝试、勇于探索,学习欲望强的学习特点。并且经过前一段函数和三角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函数和三角知识的基础,较易接受新知识。

通过前面的学习,利用描点作函数图象的方法基本掌握,但程度上存在个别差异。在心理上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进行思考探索的空间,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才华的机会。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图像的画法,还学过三角函数线,在此基础上来学习如何作出正弦函数图象既是对已学知识进一步应用,又为今后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在此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课前学生需回忆物理上学习的单摆的简谐运动实验,复习诱导公式。

1、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作图课,教师应注重创设认知情境,帮助学生在原有经验上对新知识主动建构,在交流合作中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乐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特点,充分考虑对本课的教材处理,拟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体现辅助功能作用,展现正弦函数运动变化的美,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本节例题用教材上的例题,但解答除“五点法”之外,又引导学生利用函数图象的平移对称变换来作图.通过一题多解,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学会遇到新问题时,善于调动所学过的旧知识,运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反馈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变式训练和练习检测为巩固基础知识型,对课堂内容知识的再认识(五点作图及图象变换);思考题为提高能力型,是对正(余)弦函数图象的灵活运用,由易到难,体现因材施教重效果,循序渐进促发展的教学理念。

4、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强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学生的理论达到发展和升华,能力达到提高,并为相关学科的学习做好铺垫,提高综合素质.这样设计体现了“多动手、勤

高中数学_1.4.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