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调查研究报告(3)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圈为观测者的位置,长方形为教室的位置,带箭头的线表示巡回路线。
图一 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4 设计工作抽样观测表:
为了使抽样工作准确、高效,应根据实际问题事先设计好表格。表二是调查教室垃圾现象的观测表。
表二 调查教室垃圾现象的观测表
5 试观测及总观测次数的确定:
正式观测前,需要进行一定次数的试观测。通过试观测求得该观测事项的发生率,然后根据式子n=4(1-p)/s^2*p计算正式观测次数。
观测二号教学楼10间教室的垃圾现象,试观测一天,观测20次,则一天得到了10*20=200个观测数据,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后等级在B级以下的有145次,45次合格,则教室的垃圾不合格率为p=145/200=72.5%,当可靠度(置信度)规定为95%,相对精度为+或-5%时,由上式求得观测次数为:n=4(1-p)/s^2*p=4(1-0.725)/0.05^2*0.725=606次。一般地讲观测次数决定于精度大小,为保证足够精度,观测数尽可能多。 6 确定观测期间及一天的观测次数:
考虑到调查目的及观测对象的状态,确定观测期间显得很重要。观测时间为: 观测时间=观测总次数/(观测对象*每天观测次数)=606/10*20=3.035≈3 显然一天的观测次数为:一天的观测次数=n/p=观测次数/观测时间=606/3=202次。由于教室的环境在一天中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应取发生变化的时刻。本调查的观测期间选在从早上开始每一节课的下课时间。 7 向有关人员说明调查目的:
为使调查抽样取得成功,必须将抽样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向被观测对象或者是管理此被观测对象的人员讲清楚,以便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并要求教室的清洁
下一篇:满分作文六大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