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联考教育学名词解释资料
发布时间:2021-06-11
发布时间:2021-06-11
教育学
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1、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2、形式化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相对规范。
3、学制:学校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特征。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4、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5、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6、校园文化:一种社会文化,在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7、个体身心发展:是指复杂整体的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地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换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8、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9、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
10、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和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要求。
11、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二、
1、体育: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德育: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的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的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上一篇:安徽省中考物理计算与简答专题
下一篇:新东方考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