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9)
发布时间:2021-06-11
发布时间:2021-06-11
哲学
(“是者”)。这种最高或最优越的存在者(“是者”)作为万有的终极根据而成为某种具有神性的事物。在这里,“存在者”(“是者”)的优先地位和“存在”(“是”)的不被追问被视为当然的前提。这样,就Ontologia这个词自17世纪出现以后标志着传统哲学关于“存在者”(“是者”)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形而上学的一种特殊历史形态来说,用“本体论”来标志它就是相当准确的了。“本体论”一词,这里用于特称关于“存在者”(“是者”)的研究,以区别于泛指一切研究“存在”(“是”)问题的“存在论”(“是论”)。
关于Metaphysica ,即通常理解的“形而上学”。它的本义近似于“哲学”这一概念。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是指那种追求和论证超验的“存在体”(“实体”概念是其核心),即超越经验的关于世界的统一性的原理的理论。由于传统的思辨哲学家都把“哲学”视为关于超验的世界统一性的理论,所以他们也在这个意义上把“形而上学”视为哲学的同义词或代名词。一般认为,“形而上学”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一部同名著作。但据考证,亚里士多德本人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词,他是否给自己的主要哲学著作起过名称及起了什么名称,也不得而知。现在流行的“形而上学”这一书名是后世加上去的。不过,亚里士多德确实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对本书内容作过概括的说明。例如他屡次说,本书追问的是ti to on hei on, 大致可译为“什么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后世至少从中区别出两个问题来:一是为什么会有存在者存在这一事实;二是什么是存在者。用英文和德文分别表示出来,就是
the question of that beings are and what they are 和die Frage, dass das seiende ist und was es ist。有时这两个问题被简称为that and what 或dass und was。存在问题和本质问题就是从这里兴起的。
研究“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就要撇开存在者的这样那样的属性和领域不问,只就存在者存在着这回事即着眼于存在本身来看待存在者,追究存在者的最终根据。这样,“形而上学”(Metaphysica)的本意就该被理解为“超出存在者”( meta-的意思 就是“在某事之上”、“超出”、“超越”),即形而上学从“存在者”超越到“存在”,才能使“存在者”不多不少恰以其作为存在被看到。但是,前面已经提到希腊词to on的两可含义,它既指“存在”(“是”)又指“存在者”(“是者”),因此,“形而上学”所谈论的“存在”也是暖昧两可、颇有歧义的:一方面,形而上学议论“存在”(“是”)一般,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就是“存在论”(“是论”);另一方面,形而上学始终离不开特定的“存在者”(“是者”)来议论“存在”(“是”),这特定的“存在者”(“是者”)也就是最高的终极的具有神性的“存在者”(“是者”)。从这一特征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就既是关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ti to on hei on)的研究,又是关于神性事物(theion)的研究。这一特征贯穿于全部形而上学史并成为“形而上学”的
上一篇:语文试卷分析
下一篇:论信托受托人的民事责任